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预约电话:029-88816756  助理微信:hopexinli

选择自己的自我(二)

来源:厚朴心理作者:【美】罗格.梅网址:http://www.hopexinli.com浏览数:827 
文章附图
20201110


实际上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人们经常会经历心理自杀的体验。我们将呈现两个例证,希望借此能使这一基本论点变得清楚明晰。一个妇女认为,除非某个特定的男人爱她,否则她将无法活下去。当她嫁给另一个人后,她反复地考虑自杀。在她苦思冥想这种想法好几天的过程中,她想象着,“嗯,假定我已经自杀了”。但随后她突然想到,“在我自杀以后,从其他方面来讲活着将仍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太阳依然照耀,水依旧给身体带来凉意,人们仍然能够做着事情”,而且她心里缓缓出现了这种想法,可能还有某个人是她将会爱上的。因此,她决定活下去。假定这个决定的作出是因为积极的原因而不是由于对死亡或惰性的恐惧,那么这一冲突可能实际上已经给予了她某种新的自由。这就好像是她依恋于那个男人的部分确实已经自杀了,因此她能够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在《复活》中所描述的日益增加的活力:

啊,我从大地里迸发而出

用这样一种声音向着这片土地欢呼

这个声音似乎不能被听到,我救了一个人

他曾已经死去,而现在又得以重生。




>>>>>>>>>>


或者,一个年轻人感觉到他可能永远都不会幸福,除非他能获得一定的名声。让我们假定他是一个副教授,他开始意识到他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但是他在这个梯子上爬得越高,他就越清楚地看到,总是有人在他之上,“被召集的人有很多,但是被选上的却非常少”,而且无论如何,能够获得名声的人是非常少的,而他可能最终只是一个优秀的、称职的教师。于是他可能会感觉到自己就像一粒沙子一样无足轻重,他的生活毫无意义,他也许还不如不活了好。在他越来越沮丧的精神状态下,自杀的念头慢慢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早晚他还会想到,“好吧,假定我已经自杀了---那又怎样呢?”他突然想到,如果他自杀以后重返人间,那即使是一个不出名的人,他的生活中也将有许多要做的事情。于是可以说,他选择了继续活下去,而没有了对功名方面的要求。这就好像是他身上那个没有名声便活不下去的部分确实已经自杀了。而且在对名声这一要求的去除过程中,他可能还认识到了作为副产品的这一点,即总之,那些产生持久的欢乐与内在安全感的事情与外在的、变化无常的公众舆论标准是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的。于是与恩斯特.海明威的话“谁他妈的老想着一夜就成名?我想写出一些好东西”中所包含的轻浮的智慧相比,他可能意识到的还要更多。最终,由于这部分的自杀,他可以澄清自己的目标,不再为了名声而劳作,而是通过实现自己的潜能,通过寻找和教授客观的真理,通过作出更多独特的源自于自身完整性的贡献,获得更多的快乐感。

我们将再一次强调,这些部分的心理自杀的实际过程比上面那些例证所表明的要复杂得多。实际上,一些人---也许是大多数人---在不得不放弃某一要求时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行事:他们会退缩,限制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为不自由。但我们只是希望说清楚,部分自杀有其积极的一面,而且一种态度或需要的消亡可能会导致另一种新的东西的诞生(这是自然中的成长法则,根本就不局限于人类)。一个人能够选择除却一种神经症策略、一种依赖性、一种依附性,然后他就会发现,他能够选择作为一个更为自由的自我而生活。我们例子中的那位妇女无疑会更清楚地发现,她对那个她几乎为其自杀的男人的所谓的爱,实际上根本就不是爱,而是与操控这个男人的欲望相平衡的依附性寄生状态。一种增强了的对生命的意识以及一种增强了的责任感通常会随着一种部分自我的“死亡”而出现。




>>>>>>>>>>


当一个人有意识地选择活下去以后,另外两件事情就会发生。第一件是他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呈现了新的含义。他接受了对自己的生命所承担的责任,认为那不是强加于他身上的东,不是被迫承担的负担,而是一种他自己已经选择的东西。对于这个人来说,他自己现在是由于他自己所作的一个决定而存在的。诚然,任何有思想的人都会在理论上意识到,自由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由,那他就是一个机械的人,显然不存在诸如责任这一类的东西,而如果一个人不能对自己负责,那我们就不能把自由给他。但是当一个人已经“选择了自己”,自由与责任这种伙伴关系就成了一个绝好的概念:他在自己的意向中体验这种伙伴关系;在他选择自己时,他意识到,他同时也为自己选择了个人的自由与责任。

另一件发生的事情是,来自于外部的纪律变成了自律。他接受这些纪律不是因为这是命令---因为谁能够命令一个能够自由地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呢?---而是因为他已经以更大的自由选择了他将要怎样来对待自己的生命,而为了他所希望实现的价值,纪律是必要的。我们可以给这种自律取一些奇特的名字---尼采称其为“热爱自己的命运”,斯宾诺莎说它是对生命法则的顺从。但是不管是否用奇特的措辞来修饰,我都认为,它是每一个人在朝着成熟奋斗的过程中会逐渐学到的一课。(完)


>>>>>>>>>>


文 | 【美】罗格.梅 《人的自我寻求》

郭本禹   方红   译

编辑 |   阿朴

图片 | 网络



20201027


在你最需要的时刻相遇

西安厚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17:00

官方网站:www.hopexinli.com

客服微信:hopexinli

公司地址:西安市高新路88号尚品国际A幢1-1403

预约电话:029-88816756 或 18092872008


厚朴 心理

首页               团队               服务内容                 新闻                 联系我们

电话:029-88816756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区)高新路88号尚品国际A幢1-1403


微信:hopexinli

邮箱:hope_psych@qq.com


天气信息
 
 
 
 
在线客服
 
 
 
 
预约咨询